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水经注·三峡》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竣工后它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24时,三峡水电站全年发电988亿千瓦时,发电量超过巴西和巴拉圭共同拥有的伊泰普水电站,创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的世界最高纪录,并首度成为世界上年度发电量最高的水电站。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水利专业的认同感,更有效地促进以后的学习,以便对美丽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十一名同学在水利水电学院陈大宏副教授的指导下于2016年暑期组建了“峡谷柔情”社会实践队,综合考虑了实践地和水利水电专业的特点,奔向美丽三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关学习实习调研。
7月3号奔向三峡,所有的队员清晨6点钟就早早地起了床,赶最早班的汽车与在三峡基地等待我们的刘老师接洽。刘老师首先向我们强调了实践的组织纪律性,因为三峡水多水险,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组织纪律性非常重要。我们乘坐大巴和其他院校实践或者实习的同学们一起大致参观一下三峡,对三峡初步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在参观大坝的途中我们首先停在82平台,所谓82平台是指拔高是82米(基点是上海松花江),我们见识了有孔的泄洪坝段,有玻璃的电源电站,我们头顶的高压输电线以及左右两岸的输电线,队员们深深地被三峡宏伟的气势感动。接着我们来到150平台,见识了船闸、人字形门等富有创新创造性的机械和建筑。每经过一个地方我们都要在那里驻留,感受着三峡工程的伟大,刘老师的耐心讲解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关于闸尺的讲解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以前的船过闸需要两个半小时,现在已经大大提高了效率,方法是等待尺寸相当的船聚在一起后再过,优化了调度提高了效率。船闸在我们印象中就是用来过船的,可是刘老师告诉我们,船闸紧闭时也有防洪的作用,分散泄水,使水位均匀上升。工作人员也会定期检查船闸,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一天的参观,我们已深深爱上了三峡,在离开时队员们依依不舍地与刘老师合影,并基于今天的参观和前期的讨论再一次召开了小组实践会议,把接下来几天的实践活动定位在参观展馆,深入三峡工人,进入双线五级船闸,对库区周边生态进行考察等。
7月4日早上吃完早饭后,七点钟准时在旅社外集合乘坐宜昌至秭归的长途汽车,于三峡大坝客运中转中心下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队员们从中转中心步行到达三峡展览馆。确认我们的身份之后,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本次参观的基本过程:首先观看有关三峡建设的纪录片,然后参观展馆中一些有关三峡大坝的模型。
付完相应的款项后,工作人员就将我们带进放映厅,并且开始播放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三峡工程施工之前,此地区轮船航运的困难以及洪涝灾害对周边百姓造成的伤害;三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比如最难完成的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完成之后带来的诸多益处,比如非常有效地防止了洪水、提供大量的电能、以及方便轮船的航运、拉动当地的经济。队员们认真地欣赏完整篇纪录片,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都十分认真的记好笔记,并且也纪录下自己在观看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观看完纪录片后,我们马上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参观展馆中的模型。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参观。每个模型都会有相应的人员为我们讲解它的出处、意义以及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其中包括了“三峡大坝”模型、“纤夫拉船”模型、“三峡枢纽发电机”模型、“三峡大坝地理位置”模型、“三峡大坝闸门”模型等多种不同模型,分别从不同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和卓越成效。在参观模型的工程中,队员们一有不理解的地方就积极发问,工作人员也会耐心为我们一一解答。我们还有幸看到几代领导人到三峡坝区亲自指导工作的历史照片以及对三峡建设有巨大贡献的建设者们的光荣事迹,队员们都深为感动。
完成所有参观后,队员们集合到三峡大坝中转中心乘坐长途汽车返回宜昌市区,用餐后便进入旅馆稍作休整。晚上八点,准时召开例会,大家把今天所学到的东西、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各自的感受都与大家分享。队员积极做好笔记,队长布置了明天的安排——开始进行坝区进行参观。队员们都欢呼雀跃,期待明天的三峡之行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震撼!
7月5日,实践的第三天,暑期实践活动也来到了高潮。今天,我们将跟随讲解老师进入坝区,到大坝上方学习,并参观水轮发电机组,学习发电知识。
我们参观了三峡水电站内部。三峡水电站是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岸和地下三个电站组成的,设计装机共32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安装14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右岸安装12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地下电站安装6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其中绝大多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就目前而言其容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我们走进左岸巨大的电站厂房时,再一次深切地感受三峡工程的伟大。长达600余米的厂房,空间足有十多层楼房高;14台机组像一个个巨型堡垒,在那里一字摆开,每台占据了近一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厂房的背后,大坝阻挡着江水;厂房地面以下,高达50多米的洪流通过涡壳管冲动发电机,随即产生出巨大电能。然而,如此庞大的机器,只由少数技术人员通过电脑等仪器轻巧操控。
通过这一次对三峡大坝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大坝与发电机组协同运作的过程,并且通过讲解老师的当场讲解,我们对三峡运作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站在坝顶使我们对三峡大坝的整体布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不是再像书上看到的一样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
7月6日是考察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的考察重点也由大坝转移到了库区周边乃至周边县城,深入考察库区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况。
记得前几天我们留在展览馆参观了长江珍稀物种中华鲟的标本。标本分成年中华鲟标本和幼年中华鲟标本。看到这些标本,我们心里不禁在想:大坝建成后,这些鱼会不会灭绝了?人们有没有采取什么补救的办法呢?我们不禁有一点担忧。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坐上了去秭归的大巴。
因大坝蓄水,秭归老县城搬迁至今天的新县城了,很有考察的意义。下午,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秭归新县城,对当地生态进行了一番考察,对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也有所了解。在大巴上,我们从本地人那里打听到,秭归政府对当地生态环境非常重视,我们还了解到,秭归政府在茅坪镇平湖大道还设立了专门的“秭归县环境保护局”。
下午来到秭归,我们才知道,秭归县的绿化程度真的不是夸张的。秭归离不开一个绿字,以绿化程度高闻名。凤凰山景区、夔龙山森林公园、城区五大公园,都是秭归的标志性景点,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一一游览。顺便上网查了一下数据后,我们还发现,目前秭归绿地总面积达170.7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23平方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对此队员们不禁有些吃惊。
随后,我们在秭归主城区进行了一项小调查,采访了不同年龄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看法。7成受访居民表示,对秭归新县城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国家对秭归新县城的投入力度与建设决心,也让当地居民十分放心。这一结果令我们惊讶,毕竟这里相当于坝区的一块“试验田”,建设之前谁也没想到政府能在维护生态稳定的情况下成功建设出一座宜居的新城。事实上,秭归新县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称号。
调查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秭归,回到宜昌火车站附近,整理行李,准备返回。这一次考察活动,我们对坝区周围的生态、绿化基本放心了,但是中午的那个问题,我们还没找到答案,有点担心。所幸到了晚上,热心的队长兴冲冲地告诉我们,鱼类没有灭绝,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原来啊,三峡工程还建设了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与珍稀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对中华鲟、胭脂鱼、达氏鲟等珍稀鱼类进行增殖放流,促进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到2013年,四大家鱼鱼苗的数量已完全恢复到2003年蓄水时的4.06亿尾的水平,这非常令人感到欣慰!针对受淹没影响的三峡库区特有物种,如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三峡还建立了宜昌天宝山森林公园、兴山龙口河亚热带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从而将珍稀植物尽力保存了下来。所以,情况确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悲观。
在回武汉的动车上,我们每一个人也暗暗为三峡祈祷,希望三峡大坝能贡献出更大的能量,也希望秭归县的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7月7日实践的最后一天,就这样,五天的时间匆匆流逝,我们的参观也接近尾声,同学们仍沉浸在三峡大坝的恢宏壮阔之中。在告别之际我们向刘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意,并且全队成员一同与刘老师拍照合影留念。我们既感谢刘老师的帮助,也铭记这次令人难忘的实践之旅。
最后,我们全队成员又开了一个总结会议,把这次实践中的收获与感受进行了交流与分享。五天的实践或许很短暂,但是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都很用心,因此我们都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
实践感悟:
“长江是不容易征服的,你必须用长江没有的东西去征服长江!”
脑海里虽然塞满了课本上的电力知识,满纸画满了电路图,可是没有实践,头脑却一直像断了电。于是暑假里我们便风尘仆仆地赶往三峡,既是参观考察,也是借机用实践给大脑发电。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这是我们到三峡时,三峡博物馆的讲解员送我们去看水轮发电机组,对我们说的原话。她说的声音很轻,但是我们都知道意味深长。从14台发电机组中有12台不得不从美国、德国进口,到完成自主国产,国产发电机组功率超过美、德,多少工程师咬着牙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三峡大坝固然是我们的主题,而三峡周边县市的民生环境也使我们魂牵梦萦。从宜昌到三峡,从三峡到秭归,五天三地,我们基本是在马不停蹄地往返调查。车出坝区不久,就到了秭归镇,漫步秭归新城区,队员们无不惊喜地发现,从九畹溪到屈原祠,从凤凰山到链子崖,这片新城如今已成中国脐橙之乡,许多观光农业带、育种基地也在积极开发中。旧秭归涅槃重生一般在新土地上发展起来,如快速生长的热带植物,或许就是三峡工程对质疑者的最好回应吧。
汽笛长啸,走的时候我们靠着车窗,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长江波涛断断续续地在耳畔低语,仿佛从另一个遥远的空间传来,拍打在我们的胸膛上。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宽的坝。路由人走,坝是人建,“人定胜天”的古语,想来一点也不错。回望三峡,我们暗想,那横亘在江水之中的,恐怕不是一道土坝,也不是一道石坝,更不是一道水泥坝,而是合几代水利工作者之力共筑的一道“人”之坝。而摆渡老人所谓“长江没有的东西”,莫不就是我们誓要改造自然的水利人么?实践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只要有足够的能力与决心,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大事可成。这就是三峡工程在学术之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做一个水利人,也能感受到这指点江山的豪气啊。自然啊,坝是水利人的山,水是水利人的魂。至坝上望水,向青山里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