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学院第76期研究生“弘禹论坛”成功举办
2011年5月13日下午,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弘禹论坛”第76期在水利水电学院八教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弘禹论坛由河流系四个支部和院研究生会科技部联合承办。河流四支部的李志伟博士与河流二支部的杨云平硕士作为本期弘禹论坛的点评人。
本次论坛共四报告:(1)简述城市洪水的模型(河流一潘佳佳);(2)基于小波分析的长江入海流量变化规律研究(河流二方娟娟);(3)雾化水流溅抛雨滴的试验研究(河流三范敏);(4)植被水流的大涡模拟(河流四吴振磊)。各位主讲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汇报。
报告内容均是围绕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水流展开:城市洪水、长江入海水流、雾化水流以及植被水流。城市极端洪水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破坏,基于这个背景,潘佳佳硕士指出建立极端洪水数学模型的迫切性并且给出模拟城市洪水的水动力模型,以2005 Carlisle 城市洪水作为实际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水动力模型可用于极端洪水。基于小波分析法,方娟娟硕士研究了长江入海流量,指出小波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识别水文序列隐含的主要周期,还能给出时频局部化结构,为水文序列多时间尺度强弱变化、分布和突变点发生时间提供了新途径。 得出结论为长江入海流量在各种时间尺度下的丰枯变化和突变点的主要年代周期14~16年,年际周期3年,7年,洪季流量对年流量变化贡献最大。范敏从雾化水流溅抛雨滴的试验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雾化溅水区降雨强度沿水舌风方向具有先沿程增大,达到最大降雨强度后再沿程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沿垂直于水流方向则呈单调递减的趋势,可近似用Gauss分布来拟合 雾化水流溅抛雨滴粒径近似服从Gamma分布。最后由吴振磊报告了植被水流大涡模拟。利用亚格子模式(Subgrid Scale,SGS)对小尺度涡进行数值模拟,他给出了植被水流的垂线速度分布,并且分析了二次流产生原因。
论坛进行的同时,在场各位同学都认真聆听,并在汇报结束后积极与主讲人交流讨论,报告会气氛较为活跃。论坛进行到最后阶段,由主持人做了总结。最终,河流系第三党支部硕士生范敏以其精彩的讲解、丰富且生动的展示内容被评为本期“弘禹论坛”优秀报告人,并由点评人为其颁发优秀报告人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