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工在线 > 专题栏目 > 学子风采 > 正文
【国奖专访】黄康迪:坚定不移 终得花开

通讯员: ;发布时间:2022-01-11  点击数:

黄康迪,湖北汉川人,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刘攀教授。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前3%的综合成绩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本科和硕士期间,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博士就读于,在学术期刊《Applied Energy》上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9.746),在投SC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共4次。

1CCCC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黄康迪表示,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虽然一开始充满了忐忑和迷惑,但却十分充实。他认为,科研这条路是无止境的,是孤独的,是布满了荆棘的,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刘攀教授,刘老师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和安慰。“学而思,思而学”,这是刘老师的名言,也是黄康迪科研路上的明灯。刘老师曾说过:“每看一篇文献或听一次报告,除了要去吸收里面有用的知识,更加要去思考里面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再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再去深入学习。这是做科研正确的途径。”

1EF8F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士刚入学不久,在导师和学院的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2019年AGU秋季会议。这一次美国之旅,我充分见识到了世界各地各国学者精湛而深邃的学识,也极大地刺激了我的思路,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的科研之路更加坚定不移。”

科研之路,苦乐参半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华水到华科再到武大,从水工跨到水文,这看似平稳的过程,其实一路都伴随着很多辛酸与艰难。无论是科研学习,还是生活环境,对他无一不是磨练与考验。但黄康迪都一一克服了过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要我的目标坚定,看似遥远也终会到达”,他始终坚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解决之道,车到山前必有路。

科研之路,不畏得失。“记得撰写第一篇SCI时,修改了很多次。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从一字一句,每个图表都很认真去修改。修改的过程很煎熬,但是对比初始版本和录用版本就会发现,收获的不只是一篇论文。看看语言和逻辑,学会了怎么用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过程;对比两个版本的图表,学会了如何用生动形象的图表展示研究结果。”

目标坚定 扬帆起航

面对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黄康迪习惯用运动来缓解他肩上的压力。每天无论多么繁忙,他总会抽出一个小时去操场或者健身房锻炼,不知不觉中运动已成为习惯,他减重了20斤,从一个微胖的小男生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的科研生。

DD22

锻炼的经历让他明白,科研之路没有捷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抵达。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朝着目标,每天前进一点点,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如果命运眷顾,我也会在某个时刻,向那灯火阑珊处回首,说不定那里也有一颗星星在闪烁。”

寄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1DD8F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