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世界水日”和第37届“中国水周”期间,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水-粮食-环境关联关系”教席和湖北省水利厅,共同策划水韵珞珈文化节系列活动,涵盖学术讲座、国际青年水论坛、主题演讲比赛、科普志愿服务及校园宣传活动等多形式内容,旨在让节水爱水护水的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推动水资源保护理念的广泛普及和传播,为构建水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珞珈智慧和珞珈力量。
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园在开幕式上说,希望与同学们一道做节水爱水护水的践行者、做传播水文化水知识的奋斗者、做营造向善向美校园文化的弘扬者,用好水利的工程美、生态美、风景美、人物美,以美浸润青年学子身心。
在学术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为同学们传授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的理念和知识,鼓励当代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将想做的事与国家发展大局相联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在国际青年水论坛上,青年们探讨全球水资源问题,共同为水资源的保护、水文化的传承出谋划策。自摩洛哥的何晓娜博士以《水资源在塑造我们集体命运方面的重要性》为题,谈到水资源短缺不是一个遥远的威胁,而是数百万人每天面临的严峻现实,号召大家致力于节约用水、珍惜水、拥抱水文化。朱想以《让珞珈之水生生不息》为题,从家乡的沧桑变化中,感悟到水利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立志要像武大水利前辈们一样,为国家水利事业添砖加瓦。杨嘉怡讲述了自身前往黄河、珠江流域调研水生态治理的实践经历,看南粤珠江治水担先锋,观百年黄河治理守安澜,关注在解决全球水危机中的中国方案。朱馨悦回首水利工程发展史,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到苏东坡处处筑苏堤,再到如今国家水网建设,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时代之歌。刘文锦以《精打细算节水“仗”》为题,将水与农作物的关系娓娓道来,未来将用科技为碧水清流护航,奏好新时期的水之交响。周慧明以一首充满深情的朗诵——《如果我是一滴水》,将论坛推向高潮,从一滴水的视角,呼吁大家用心呵护、用爱守护每一滴水。
在弘禹论坛上,四位青年研究生分别以《稻田生态系统蒸散发反演——考虑平流修正因子的适用条件》《高光谱图像特征挖掘以精准估计光合参数》《基于气孔优化理论的SWAT模型的改进与应用——以神农架地区青阳河流域为例》《太阳能压缩空气循环脉冲滴灌装置研发与水力性能试验》为题进行学术报告,展示青年才智,碰撞创新思维,在点亮灵感,启迪智慧的同时更是为我国乃至国际学科范围内水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青年方案。
凝聚点滴力量,共护碧水长流。水利水电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李志威副教授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历险记”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系情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水资源等地理知识。他生动描述自己在科考过程中遇到的悬崖绝壁、激流等惊险场景,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志愿者带领四年级同学们体验一系列与水相关的小实验,科普水的基本特性,号召同学们珍惜水资源。学生会权益部的同学们在工学部七舍门前举办“如果停水三天”的主题摆点宣传活动,以崭新的形式吸引同学们用纸笔写下对停水生活的想象,让更多人了解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理解水资源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阐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齐心汇聚珞珈之力,共同守护生命之源。武汉大学“弘禹文化季·水韵珞珈文化节”节水爱水护水系列活动,让众多参与学子对江河治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让节水爱水护水的意识在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也更加坚定了学院青年学子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长为卓越的水利工作者。
(编辑:董云霞 审核:于敏 左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