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武汉大学召开国际化发展推进大会,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副校长唐其柱出席大会。学校教育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支持计划”立项团队、武汉大学“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立项团队、学院和部分科研机构负责人、外事秘书等参加会议。昆山杜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冯友梅,副校长常晓林,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李慧等校领导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黄泰岩主持。
会上,副校长唐其柱宣读了《关于表彰武汉大学国际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决定》,水利水电学院等10家单位荣获“武汉大学国际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院党委书记周伟上台领奖,韩进、窦贤康为其颁发奖牌。
窦贤康提到,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武汉大学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教师为魂、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切实提升学校国际化建设成效。
唐其柱作“深化国际合作 勇立世界一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主题报告,他分析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学校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成果、优势与不足,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他指出,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提升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吸引力,坚持走‘内涵’引领‘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之路”。加强高水平国际合作谋划,加紧国际教育质效提升。
获奖代表发言环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杨晓光介绍了实验室国际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陆伟汇报了学院在国际化建设中开展的主要工作。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朱仁山作为“武汉大学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计划”的代表做经验分享。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璇作为“武汉大学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立项单位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
韩进进行总结讲话,对学校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抓手;新时期的开放要有新模式、新要求、新内容;推进国际化进程需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他强调,各学院、科研机构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本单位实际,做好基础性工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勇担重任,继续把和国际人才引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校各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精神上来,深刻领悟其中的主旨要义、明确要求和方法论,以更强的担当、更精准的举措,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实际工作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持续推动“双一流”建设。
自建院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建设工作,将国际化建设与学院发展紧密相连,深刻认识到打开国际局面、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性。目前,学院承担了国际组织和机构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近60项;在国际组织及期刊任职教职工高达95人次;承办“变化下水环境水文科学与水资源高校利用国际研讨会”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区域性会议;非疫情期间,每年接待国外学者参观学习、学术交流或讲座约两百人,120多名教职工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学院将引进国际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通过宣传扩大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在外网发布招聘启事广纳贤才。“一带一路”工作也是学院国际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分别于2017、2020年成立国际水利水电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喜马拉雅水电研究中心,中心旨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院水利水电技术、人才“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建设世界一流的水利水电学科。目前,因疫情原因,中心的教育培训及项目合作主要为线上展开,运转良好。今年,学院伍靖伟教授获“亚太水-粮食-环境(WFE)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并将致力于提升我校水利工程、环境、农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发挥这些学科在服务亚太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亚太地区水、粮食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践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目前,学院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扩大了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更提升了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编辑:黄晓羽 审核:张栋梁 图片:武汉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