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 正文
探访南水北调,志建国家水网,武大学子在行动

通讯员:田文祥 ;发布时间:2024-08-07  点击数:

7月下旬,“访大国重器,探水利宏图” 武汉大学赴国家重大水利项目调研实践队奔赴宜昌、南阳、荥阳三市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及后续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

35CA5

实践队沿长江穿汉水抵黄河,第一站抵达位于宜昌三峡库区的引江补汉工程取水口的一线工地,在现场技术人员带领下深入了解到引江补汉工程概况和输水隧洞入口的施工进展,其中武大硕士毕业生葛浩作为2024年入职江汉水网公司的新员工,谈及自己刚毕业即深度参与引江补汉工程感到非常荣幸,深觉使命重大。实践队还前往了中铁三局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详细了解引江补汉工程的施工技术和难点痛点,中心专家们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原材料调配、生产安装全过程管控的高效性与先进性,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据了解同步推进的数字孪生水网系统,可强化水网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对于国家水网建设科学高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队第二站抵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陶岔渠首枢纽现场。站在大坝工作桥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注视着一江清水奔涌北上。在讲解员带领下,深入了解工程的建造过程、各设施的重大作用。讲解员谈及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龙头”,对水质要求极高,库区水进入渠首大坝要经过“三道关”:两道拦网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由清漂机器人负责“查漏补缺”,足以让漂浮物“无处遁形”,保证水质零污染入渠。同学们纷纷驻足观察,感叹水源的清澈甘冽。

5732A

最后实践队到访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公司,进入南水北调智能监测中心,见证了一张大屏管理全线的智能布局。随后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咽喉”穿黄工程现场,跟随管理处负责人,了解穿黄工程方案选择设计、组织施工、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同学们纷纷感受到穿黄工程难度之大,中国建造能力之强,其背后的智慧与力量令人感慨。此外,实践队员们还通过现场观看纪录片、参观穿黄工程的施工机器和穿黄隧道模型、阅读穿黄隧道工程总布置图,近距离感受穿黄工程建设中的伟大壮举。队员们站在观景台眺望,亲眼俯瞰南水北调中线的波澜壮阔,为国家水网构建的前瞻性与精妙规划所震撼。穿黄工程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这项耗时8年之久的伟大工程,让长江水与黄河水得以实现有史以来首次“擦肩而过”,长江和黄河在此“江河握手”。

627D0

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工程,逐步形成国家水网总体布局,保障国家水安全势在必行。实践队队员符馨元认识到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水利学子们任重道远。队长王嘉伟感叹到: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中遇到各种难题,但建设者们凭借自己过硬的本领克服了重重阻碍,贡献了中国方案,值得我们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建设完善国家水网,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水网建设,多次深入国家水网工程实地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武大实践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通过对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工程的实践调研,感悟国家水网“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使命与责任,武大学子们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让更多水利人坚定提高专业素养,担当时代重任的信念,更多地为这项重大工程的建设管理贡献青春力量,立志为国家水网工程作出贡献,为国家水网战略增添一份武大的力量!。

据悉,国家水网战略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后续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是国家水网战略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调水近650亿立方米,而2022年开工建设的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引水至汉江,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家水网的重要一步,对充分发挥中线工程输水潜力、增强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编辑:董云霞 审核: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