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 正文
跨洋过海,把课堂搬到荷兰水利工程现场

通讯员: ;发布时间:2024-09-03  点击数:

8月31日至9月1日,“共融共生”全球水利与可持续发展之荷德实践调研队深入荷兰海岸线,先后前往海牙防波堤、人造沙滩(Sand Engine)及鹿特丹新水道挡潮闸等水利工程,现场学习荷兰在沿海防洪和港口建设方面的先进措施和经验。

8月31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此次调研的第一站——海牙。队员们首先到访了海牙港口的船只入海口,重点了解两侧防波堤的设计与构造。防波堤采用多层石块和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阻挡沿岸输沙,确保港口航道的深度满足船只通行要求,并促进沙滩的自然形成。此外,防波堤的消能防冲设计有效减弱了海浪的冲击力,减少对港口结构和海岸线的侵蚀,保障了船只航运的安全和沿岸地区的稳定。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认识到防波堤在港口运行和海岸防护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队伍来到了位于海牙附近的人造沙滩(Sand Engine)。这一创新的沙动力工程是荷兰近年来应对海岸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举措。不同于传统的硬质堤坝,Sand Engine通过大规模投放沙子,利用风浪和海流的自然力量,将沙子逐渐沿海岸线分布,从而加固海岸,防止海岸线被侵蚀。队员们在现场看到了广阔的沙滩,在老师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Sand Engine的工作原理。通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这项工程不仅有效保护了海岸线,还为当地生物创造了新的栖息地,成为重要的休闲旅游景点。这种创新的生态工程方法让队员们意识到,防洪不仅可以抵御海水,还能与水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9月1日,实践队前往鹿特丹,参观了马仕朗风暴大坝的核心设施——新水道挡潮闸。该工程是荷兰三角洲计划的最后一项配套工程,也是荷兰防潮抗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挡潮闸由两扇内设压载水箱的空腹式弧形闸门组成,铰接在大型钢球铰链支座上。为保证鹿特丹港的交通运行,挡潮闸被巧妙设计为浮动式建筑。在风暴潮来临时,闸门旋转至水面并充水下沉至海底,以起到防洪作用;平日闸门则保持在岸上,以减少对水流的阻碍。这项工程不仅保护了鹿特丹1500万人免受洪水侵害,也保障了鹿特丹港口的繁荣发展,是荷兰与水共生的成功案例之一。

据悉,此次前往的室外水利工程均较偏,为了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实践队每天徒步2-3个小时前往工程现场进行专业教学。荷兰地势低洼,约三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长期面临洪水威胁,在防洪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性的技术。在一个又一个的水利工程现场聆听老师的讲解后,大家在感慨这些水利工程的精湛技术外,也更加坚定了专业认同和作为一名水利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实践队徒步前往鹿特丹新水道挡潮闸途中

(编辑:董云霞  审核: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Baidu
map